本网讯(通讯员 董元发 安友军) 4月18日,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香港理工大学郑湃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互认知人机协作制造系统》的精彩学术报告。黄艳校长出席报告会并担任学术主持人。机械与动力学院智能制造系教师、机械工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本科生等240余人共同聆听了这场学术报告。本次学术活动受到世界知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资助。


郑湃教授聚焦互认知人机协作制造系统。他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融合机器人自动化与操作人员认知能力的人-机器人协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总装、电子封装检测、退役动力电池拆解等重要的制造活动中。随后,郑湃教授针对人机共融制造场景中的感知信息要素缺、任务规划柔性差、人机交互操控难等瓶颈,介绍了围绕基于动态时空数据的“人-机-环”场景多要素感知模型,基于视觉语义信息的自适应任务规划方法,基于多模态交互和深度强化学习的机器人自主运动策略等。最后,郑湃教授介绍了一套增强现实与数字孪生技术赋能的人机协作原型系统,并介绍了其在石油钻井设备运维、动力电池拆卸等案例中的应用。郑湃教授的学术报告鞭辟入里、生动形象,为如何研究人机协作制造系统提供了宝贵意见,也为机械工程学科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
在活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围绕如何提高机器的认知能力、如何提高人机协同的自适应性、如何提高大模型的训练速度等问题向郑湃教授请教,他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专业且详细的解答,建议利用多视角相机、先进传感器等技术,系统全面地描述互认知人机作业制造系统,他进一步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对师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本次讲座增强了我校师生对智能制造和人机共融等前沿问题的了解,拓宽了大家的学术研究视野,也为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郑湃教授介绍:
郑湃,香港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黄铁城【智能机器人】青年学者席,香港理工大学人机共融设计与制造平台实验室主任,工业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服务团队(RAIDS)负责人。荣获2025 HKIE杰出青年工程师奖,2024 SME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2023香港理工大学青年创新研究者奖,2022年百度AI华人青年学者榜单(AI+X)全球50强等。IEEE/CMES高级会员,SME/ASME会员,CIRP通讯会员,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专委会委员、副总干事,IEEE SMC Chapter Hong Kong Section主席、TC on Digital Manufacturing and Human-Centered Automation专委会共同主席,SME | NAMRI科学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和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副主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