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由学校科技发展研究院、国家级地方高校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材料与化工学院共同举办的2024国家级引智基地前沿论坛暨“三峡·天问大讲坛”第159讲在图书馆昭君报告厅成功召开。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东升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谭新玉主持。
国家级地方高校能源和环境材料化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突破地域限制,常态化邀请著名学者到校与师生交流,共享环境材料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该领域的机遇及问题解决途径,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基地的人才聚集效应。经过多年沉淀,基地已形成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品牌效应。

会上,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杨会颖教授、暨南大学吴涛教授、浙江大学鲍宗必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夏宝玉教授、清华大学王定胜教授分别作了题为“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for a Decarbonized Future: Solutions for Energy and Sustainability”“簇基半导体光催化剂与惰性有机底物光转化”“框架材料孔窗尺寸调控与吸附动力学”“质子交换膜系统中的电催化CO2转化”“原子尺度精准合成”的主题报告。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各位教授以生动形象的例子,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而精彩的解答。现场氛围热烈,让与会人员享受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此次论坛的举办发挥了国家级创新引智基地在材料ESI学科建设和我校国内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的引领作用。会议学术主持为我校叶立群教授和刘彬教授。

参会专家简介:
1.杨会颖,南开大学学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盟工程院院士(FAAET),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RSC)。主要从事能源和环境低维纳米功能材料研究,主持多个国际及新加坡国家重大项目研究课题工作,在Nat. Nanotech.,Nat. Commun., Matter,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他引超过26000次,H指数93;2010年获新加坡欧莱雅女性国家科学家奖、2013年获新加坡杰出青年工程成就奖、2013年获陈嘉庚青年发明家奖、2013年获亚细安科学技术学院绿色能源大奖、2014年获美国工程学会杰出青年奖、2018年获新加坡物理学会纳米科技奖,2023年获新加坡杰出女化学家奖和2024ACS Nano Impact Award。
2.吴涛,三峡大学学士,汕头大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无机晶态微孔框架材料和簇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功能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Acc. Chem. Res.、Nat. Sci. Rev.、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总引1万余次,H-index为60。任《中国化学快报》编委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矿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3.鲍宗必,浙江大学学士,浙江大学博士,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博士后,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兼任中国化工学会超临界流体专委会秘书长、电子化学品专委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副主编、《浙大学报(英文版)》和《化工进展》编委。主要从事化工分离技术、多孔吸附分离材料及高纯化学品分离制备研究,在Science、Nat. Commun.、Sci. Ad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Energ. Environ.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山科技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及创新奖等荣誉。
4.夏宝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能源化学、材料化学教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组部人才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在Nature、Science、Nat.Energy、Nat.Commun.、J.Am. Chem. Soc、Angew.Chem.Int.Ed.、Energy Environ.Sci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5.王定胜,中国科技大学学士,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金属纳米晶、团簇及单原子为主的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调控与催化性能研究。201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在Nature、Nature Chem.、Nature Nanotech.、Nature Catal.、Nature Synth.、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20-2023连续四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