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戴后清 赵攀)4月5日,被誉为“科学届奥斯卡奖”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近日揭晓了2025年度获奖研究成果。其中,基础物理学突破奖颁给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四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ALICE、ATLAS、CMS和LHCb,以表彰这些物理学家“在Higgs粒子特性测量、新强相互作用粒子发现、正反物质不对称研究和极端条件下物质性质的探索”等方面做出的重大突破。
三峡大学数理学院李双教授和张永红副教授与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13506名研究人员共享了这一荣誉。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重要基础研究奖项颁发给大型国际合作组全体成员,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大型国际合作探索基本科学问题的充分认可。

ALICE实验是LHC上专注于重离子对撞的核心项目之一,旨在模拟宇宙大爆炸后百万分之一秒内的极端高温高密环境,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新物质形态。
李双和张永红在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期间,深度参与ALICE探测器的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模工作,并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信号及其性质的研究域取得关键性成果。
李双教授首次在核子-核碰撞实验中发现,冷核效应对重味mu子核修正因子的影响较小,进而证实在核-核对心碰撞中观测到的重夸克衰变mu子谱在高横动量区间的明显压低现象主要源于热核物质效应;张永红副教授首次在质子-质子对撞中测量了喷注中强子kshort和介子lambda的产额,及其产额比值。
据悉,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旨在表彰全球顶尖物理、数学和生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设有生命科学突破奖、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数学突破奖、物理学新视野奖、数学新视野奖以及青年挑战突破奖。“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高达300万美元,远超诺贝尔奖,堪称科学界“第一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