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学习强国”首页报道三峡大学校长黄艳履职建言

“学习强国”北京3月6日电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振信心、催人奋进,代表委员反响热烈。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各展所长,锐意进取,勇挑大梁。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江苏无锡供电分公司电缆运检室主任何光华代表感到无比振奋,“作为电力行业的工匠代表,将切实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带动作用,利用好公司产学研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围绕新能源智能运维、应急防灾抢修、车网互动等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推动智能运检成效成果规模化应用,助推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在谈抓科技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从水利行业跨界到高校的三峡大学校长黄艳代表说,“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天然结合点,要根据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和区域发展要求做好学科建设和专业动态调整,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组织开展解决实践问题的科技创新,在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生产力的同时,又能提升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真正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们通过数字化关键举措,全力构建智慧天能,应用5G+AI技术实现柔性制造和供应链协同,人均效率提高了80%,单位能耗降低了23%。‘技术迭代+场景落地’的双向突破,将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代表深受鼓舞并表示,作为浙江的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中更有底气,更加坚定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践行实业报国的决心。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鼓励江苏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们注入了更强大的发展信心。“我们正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向‘新’而行,以‘质’谋远。要推动产业焕新、产品更新,让‘江苏制造’‘长江生产’更具竞争力和活力。”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耀代表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他表示,将继续弘扬企业家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委员说,“对内,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力,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外,要扩大开放领域,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倒逼治理体系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福建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强省,需紧扣国家战略导向与自身禀赋优势,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海洋经济升级、民营经济创新等发展重点,谋高质量发展之路。”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代表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地方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在紧扣国家战略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更大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大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应有更大的担当。

“量子计算是技术革命,更是国家战略竞争力的体现。提前布局量子计算器,长远巩固我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全球地位,使量子计算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代表说,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打造量子计算发展核心区和产业集聚区,有望辐射带动全国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丰都地处重庆地理中心、三峡库区腹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节点城市,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重庆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代表说,将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川渝合作示范样板,抢抓“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南水北调水源安全等方面尽职尽责。“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抓好‘三农’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委员表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这些年,浙江安吉县余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道路。“一村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所以我们联动周边23个村组团发展,全力打造‘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大余村。”浙江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深受激励。他说,去年大余村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产业红红火火,老百姓实现了增收致富。接下来,还要加快新业态布局,让看得见的集体资产源源不断变成村民摸得着的股份红利,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十八台镇黄旗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志龙代表说,“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黄旗滩村注重促进村民‘脑袋’富。通过组织村民举办茶话会,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通过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在线上宣传国家政策,引导村民发扬良好乡风民俗。”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少数民族地区,要落实好这一精神,需立足本地特色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如特色农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带动群众增收。”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伊菲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忠山代表表示,还要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技能培训,培养孵化当地人才,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学习强国”记者贺艳花 王津津 朱蕾 童静 任晓旭 程亚惠)

报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756851384530004992&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reco_id=103038e69f79c0a822a4000o&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4756851384530004992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抖音